這天一大早,照例陪小熊出門搭公車,目送她上車後,我回到家大約是七點十分。瞄了一下昨晚睡前寫好的「工作清單」,準備開始一天的家事與功課。

 

    我習慣在睡前的沐浴時刻,一邊洗著,一邊把隔天想做和需要做的事情計畫一下,洗好以後,就把設想好的事項寫在一本日曆記事本上。不記得是何時開始養成這樣的習慣,也許一開始只是想彌補逐漸退步的記性,但我後來發現,這本流水帳一般的記事本,對身為家庭主婦的我,有另一層重要的「心理貢獻」─類似水手們的航海日誌,或者孩子們的家庭聯絡簿。

 

這天的第一項工作是「買菜」。我拎起菜籃車以及擬好的採買清單,到車程約六分鐘的菜市場買好幾天份的菜,回家以後整理好放進冰箱,順便把未來幾天可以做的菜色寫好,以磁鐵貼在冰箱門上。此時大約上午九點半,我在記事本上打了第一個「勾」。

 

這時候我瞄到陽台上晾著前一天洗好的衣服,還沒有收進來。這些衣服有如「不速之客」出現在我面前,我迅速拿起洗衣籃把衣服取下裝好,拿到房間往床上一倒,就準備去進行計畫中的下一件工作。

 

離去前,我對床上那一堆衣服回眸一瞥。猶豫了一下,但此時我就是不太想去摺疊。可以預期自己有可能像之前一樣,讓此刻的「猶豫」一直延續到晚上,到了睡前才匆忙又狼狽地快速摺疊,堆在一角;或者乾脆來個「眼不見為淨」,整堆抱起來,丟在沙發上,隔天再去「處理」。

 

 

我的個性算是愛好整潔的,這也是鞭策我勤於家事的動機之一;但是「堆放衣物不摺疊」已經發生過好幾次,可見我有多麼不愛「摺疊衣服」。這可能是排名第一的「最討厭家事」了。

   

摺疊衣物、然後把衣服收進不同的衣櫃,大概只需要十五到二十分鐘就能完成,為何我會不時想逃避呢?自己也說不出具體原因。勉強去分析和比較,也許因為這件家事讓我感到很無聊,又很缺乏「意義感」。明知這件工作並不費時費力,但我寧可先去忙別的事或者看看報紙,也捨不得在那上面「浪費」十五分鐘。因此,這件工作往往成為「工作完成清單」上的漏網之魚。

 

其實,雖然我每天計畫,但「工作清單」上的事項卻不見得能樣樣完成,而且「做完」和「沒做」的類型也往往很固定。仔細一想,原來在我潛意識裡暗藏了一個「工作樂趣排行榜」,較能讓我產生「意義感」的家事﹝如買菜、煮飯、洗衣、清洗浴室等﹞或自訂功課﹝如練琴、閱讀、寫文章﹞,往往能受我偏愛而優先選擇,且不自主會依照同質性來安排,一整個上午從事「樂趣型」活動,一整個下午從事「苦悶型」工作。結果,由於「趨樂避苦」的人性本質,前者往往會「失控」而延續到下午,耽誤到了「苦悶的正事」,這時心裡就會出現小小歉疚感。如果把兩者顛倒過來,整個美好上午都禮讓給瑣碎無趣的家事,心裡又有點不情願。

 

  
 
  這天,我對著那堆衣服多看了一眼,突然想要破解這個「循環」。我靈機一動,何不乾脆把瑣碎無趣的家事「化整為零」?

 

我打開電腦先開始寫文章,大約過了一小時,提醒自己起身放鬆肩頸,這時候可以「路過」臥房,摺疊幾件衣服。接著我又寫一小段,第二次休息的時候,先到廚房用快鍋煮個紅豆湯,然後再「路過」臥房,再摺幾件衣服。接下來的時間當中,我洗了衣服、彈琴二十分鐘、進廚房備好晚餐的食材、閱讀某本書的一個章節,這當中又分別「路過」臥房兩次…….。於是,到了傍晚煮晚餐前,床上那堆「礙眼」的衣物已經消失不見,整整齊齊、隱身到衣櫃當中了!

 

這件討厭的家事,在一整天當中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完成了。算一算,我花費的時間和一次做完差不多,但分成四次,每次的時間短到不容易產生「討厭」的感覺,即使加總起來一樣是十五分鐘左右,卻不會感到無聊。

 

以前總習慣以「整段」的時間專注工作、專注盡興,因為捨不得整段時間用在窒悶的工作上,反而讓某些必要工作延宕了。其實,生活當中總是有所好惡,換個角度想,何妨讓自己在「樂趣」和「苦悶」中間游移?隨時跳脫、隨時投入,可以培養靈活的機動性;時時提醒自己還有其他零碎的家事,可以避免因盡興而蹉跎時間。額外完成這些「點綴」樂趣的苦悶工作,整體工作效率反而是提高了。

 

 

想起前不久看的一本書,作者問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和喜歡的人在一起,是不是感覺「光陰似箭」?和討厭的人面對面,是否感覺「度秒如年」?以此來看,「時間」雖然可以被客觀地計算和衡量,但我們所體驗到的時間「長度」,卻會因為我們主觀的好惡而有不同。

 

既然「主觀的感受」會影響我們對「時間長度」的理解,那我就把它反過來應用:藉由調節「時間長度」,改變我對某項工作的「主觀感受」。把所要花費的時間打散縮短,就縮小了窒悶感;心理負擔一旦變小,就比較不會拖延逃避,「行動力」就跟著提昇了。

 

這是近日我對於家事的一番「小題大做」的思考。家庭主婦的工作內容瑣碎、重複又低價值感,雖然可以透過自我洗腦,強調自己對家庭的貢獻無可取代,但畢竟從「家事」當中,很難得到具體的工作成就感。多年的主婦生涯當中,我不時會想要在生活中尋找出一種「進度」和「方向」。也許,主婦生活的本質不容易創造出偉大的意義,而是需要在心裡「轉念」。

 

我希望利用變化「時間感」的小技巧,為自己的生活銘刻一種屬於自己的「意義感」。我想,不論是在職場工作,或是在家當全職媽媽,這樣的心理小遊戲,也許都還算值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