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連續好幾天,台北的天氣又溼又冷。雖然鬧鐘設定在清晨五點四十五分,但窗外帶雨的灰暗天空,就是讓人很難振奮起床。勉強爬出被窩,打點家人的早餐、陪孩子等公車,回家以後,總是精神體力不濟。我原本沒有睡回籠覺的習慣,但最近三、四天,我都回到床上補睡幾十分鐘,不過補眠之後似乎反而更顯萎靡,而且用掉的時間也令我懊惱。

 

今天的早晨還是那麼溼冷,一樣是行使了「意志力」才完成早上的任務。沒有上班的主婦回到空蕩蕩的家,面對如此自由而蒼白的時間和空間,的確很容易一不小心就鬆懈,尤其是在這麼令人疏懶的灰暗寒冬。我告訴自己,今天要轉換一下,不可再去補眠。接著我突然想到,應該趁這股早起的「意志力」還未消褪殆盡,趁勢把它化為「行動能量」,於是我換上輕便的運動服、穿上運動襪,帶著MP3和一本書,到社區一樓的健身房踩腳踏車。

 

在平常的日子裡,這段時間我常常會例行性地打開電腦。多年來已經愈來愈習慣使用email,因此這個動作就像下樓到信箱取信一樣自然﹝可能次數還多過真正下樓開信箱﹞。檢查完信箱之後,往往就不自覺打開「臉書」或者上網。雖然我不是重度使用網路的人,但如果事先沒有把時間和工作規劃好,電腦和網路對我仍然有某種程度的「拉力」。或許,人都怕孤獨,而網路上的交流能夠給人一種與人融合的「連結感」,讓人暫時忘記自己存在的孤獨和焦慮……

 

今天,我不想把這段時間和空間揮霍在補眠和電腦上。早上七點十五分,我已經在一樓緩緩踩著腳踏車。為了讓這段時間不顯單調無聊,我一邊踩腳踏車,耳朵裡聽著音樂,手上還捧著一本書翻閱著。

 

我以適合自己體力的舒緩節奏踩著腳踏車。半個小時後,我細數這一段「孤獨」時間的「多層次收穫」:我用運動填補了睡回籠覺的空白,還消耗了兩百大卡的卡路里;運動之後精神變好、身體變暖;聽了音樂而心曠神怡,簡單的閱讀讓我心靈滿足。運動完畢,上樓梳洗,神清氣爽地上市場買菜,買完回到家才剛剛過九點鐘。

 

       整理好蔬菜,小小休息一下,這個早上還有至少兩個半小時可以使用,而我已經完成好幾樣事情了!雖然這樣的時間規劃讓我在行動上有點緊湊,但是能夠在「有限」當中感受「游刃有餘」,反而讓我在心理上享受到一種「自由」的愉悅感。我喜歡這種有承擔的自由。

 

今天早上,因為一時心血來潮的積極行動,讓一個原本可能因寒冷而懶散的上午,平添了一點個人的「意義」。這很可能是我一廂情願所詮釋出來的意義,但卻頗能穩固我身為平凡主婦的生存踏實感。

 

      也許是因為今天踩腳踏車又同時看書,身心同時運轉,思考也特別活絡了;尤其今天看的這本《愛情劊子手》﹝歐文‧亞隆著,張老師文化出版﹞,對於人的「存在」有特別精闢的分析。

 

    去年好友介紹我看這本心理治療案例的好書,我已經讀完了,但它的序言卻令我回味再三。作者亞隆在序言中說,他透過心理治療發掘出人們日常問題背後的根源﹝也就是人存在的根基﹞,死亡自由孤獨無意義都在其中。亞隆說,這些既定事實或許很灰暗,但裡面其實蘊藏智慧與救贖的種子;而且人人都有能力面對生存的真相,並據以追求個人的改變與成長。

 

    我很喜歡這篇序言,在此摘錄其中部分我喜歡的文句片段:

............................................................

 

【關於自由】
「人都會恐懼死亡,但多半毫無疑義認為自由是好的。……但從存在的觀點來看,自由總是脫離不了焦慮,因為它是一種與日常生活經驗相反的主張,……自由意味著人必須為自己的選擇、行為與人生負責。」

 

「自由不僅意味著人必須為自己的人生抉擇負責,也表示改變要靠意志力……努力也是必要的,……思考與分析固然有幫助,有時行動也很重要。」

 

「唯有透過意志的原動力才能實踐自由。」

 

【關於孤獨】
「人們常使用一種很有用的方法來解決存在的孤獨,就是淡化人與人的界限,彼此相融。……人生的一大弔詭,是提高自覺往往引發焦慮融合則是以極端的方式─去除自覺─來消除焦慮。當人墜入愛河,進入幸福的融合狀態時,通常不會自省,因為那個充滿懷疑的孤獨的我﹝以及隨之而來的孤獨、焦慮﹞已融入我們。也就是說,你可以去除焦慮,但你會失去自我。」

 

【關於意義感】
很多人認為生活無意義與目標而尋求治療。追尋意義是人類的特質。……意義也讓人有掌控感。」

 

「意義來自有意義的活動:愈是刻意追求愈不容易找到。當你找到解答,總還能找到更多疑問。無論是心理治療或在生活中,意義是用心投入後的副產品,……。並不是說用心投入便可以理性回答意義的問題,而是可以讓那個問題變得不那麼重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