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曾寫過一篇文章回應一個臉書朋友,一位有兩個小孩的年輕媽媽。她在盛怒之下對孩子過度管教,事後在臉書上Po文表達極度的懊悔。我看到之後以私訊跟她聊天並給予安慰,後來我把這封一起談論教養的信發展成一篇書信體文章,放在部落格裡。

     最近因為書寫上的需要,我嘗試以「職業」的角度來思考和詮釋「全職媽媽」這個角色。想起自己兩年前那篇文章,回頭再看當時對教養的摸索與省思,愈發覺得全職媽媽是一個非常需要花腦力的細膩「行業」;而且「教養」絕對是一門可以教學相長的「學問」,而不是一組簡單條列的SOP﹝標準作業流程﹞。於是重新寫成了這篇《開發自己的沃土─我的全職媽媽心路》

      因此,全職媽媽是不是櫻櫻美代子?當然不是。面對孩子,我們都在努力當心理學家與哲學家呢!

                                   

                 我是一個資歷十八年的家庭主婦,十六年的全職媽媽。二十多年前從台大外文研究所畢業後與交往六年的先生結婚,接著進入一家外商公司工作。有男性客戶從主管那裡得知我的先生是醫生,對我說:「妳在家舒舒服服當少奶奶就好,何必辛苦出來上班….。」我聽了正色回答:「我爸媽栽培我讀這麼多書,不是要我當家庭主婦的!」

          我當時答得豪氣萬千,沒想到自己的職場生涯會那麼短暫。三十歲那年春天,我得了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全身型的「重症肌無力」,讓我眼皮下垂、四肢無力,發病兩週後我已經無法言語和吞嚥任何食物。在台大確診後,經歷胸腔手術與類固醇治療,我幸運地撿回小命,病後的我外觀與常人無異,但「肌無力」的陰影卻無所不在。由於無法工作與正常社交,我就此隱居養病。原本以為無法生兒育女,養病一年後我幸運懷孕了;生下女兒以後,因體弱無法兼顧而放棄原本想努力保留的翻譯工作,成為真正的全職媽媽主婦─一個從未出現在我生涯規劃裡、要從頭摸索的陌生「行業」。

           從職場回歸家庭,對一些女性可能是天人交戰之後的選擇,而我因為被疾病決定,沒得選擇,就順服了命運的安排。全職主婦的工作不外於煮飯、理家和教養;然而這些年來我努力以「學習」、「突破」和「研發」的精神,挖掘這個工作的理念與實務,在實踐當中我逐漸明白:主婦的學問不只在食譜與教養書裡,而是全方位的經營與修煉。在小小的家屋裡,主婦的格局與價值不輸給一個CEO;親子教養的現場不時有細膩幽微的課題,需要心理學家的細膩與哲學家的反思。

          生下孩子的時候,我已經離開職場在家,如果我是職業婦女,對家庭與孩子的教養會是何種程度的投入,我無法確知。但因為自己是全職媽媽,我可能有多一點機會去鑽研和省思,也深刻體認到因為當母親,讓我的人生境界得以提昇,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孩子學齡前,生病未久的我與孩子朝夕相處,體力不佳與全職媽媽身分的雙重綑綁,考驗著我當母親的耐性與修養。在幾次情緒狂飆之後,發現自詡知識分子的我對怒氣的把關並沒有比較好,也驚覺潛藏的童年經驗悄悄凌駕知性的頭腦,主導著眼前的管教現場。於是我開始練習「覺察」,並提醒自己:孩子現在還很幼小又懵懂,雖然意識上可能不會計較,但心靈傷害的經驗會銘刻在深層記憶裡,潛藏轉化成一種負面自我形象,甚至形塑往後的人際對待和處世方式,負面影響不可小覷。

          於是每一次在自己火大起來,忍不住要大罵時,就強迫自己離開現場,躲進廁所或去廚房喝杯水,同時在心裡跟自己說:「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她是孩子,還那麼小,我是大人,這樣強勢對待,對她太不公平。」轉換一下空間,以距離換取冷靜,沈澱之後再回到孩子身邊,慢慢說。把目光從孩子的犯錯轉換到彼此的對待關係,這時候我對自己和孩子都就會生出更多的耐心。

      在與孩子相處當中,我也發現「同理心」非常重要,但不容易做到。理智上知道「粗線條」和「幼稚」是小孩子的本色,但情感上卻都不希望「自己的」小孩是這個樣子,非常矛盾。我們自己長成大人了就開始選擇性記憶,忘記自己也曾經是「丟三落四」的幼稚小孩;常常用大人觀點,再加上期望的心理,一看孩子就「恨鐵不成鋼」,接下來就開罵。

            「希望孩子成熟、穩重、優秀」,是教養孩子的方向和目標,但在期望當中,常常容易忘記孩子就像待熟的果實,「時間」是一個重要的因子,而媽媽的「溫柔心意」是果實熟成的催化劑。在教養的現場,我慢慢了解:疾言厲色挑剔孩子,只會放大彼此的差異、強化對立;唯有用仁厚的心來看孩子,會發現孩子與自己的相似,由相似而生出同理心,溝通會變得比較容易。這種平等連結和信任感,再小的孩子都能感受得到。親子相通而不對立,教養才能水到渠成。

       在孩子小學高年級以前,有一段時間我熱中參閱教養書籍與雜誌,希望汲取專業知識與經驗導航。那陣子教養書的市場十分火熱,有不少作者儼然已成為年輕媽媽們的偶像。教養書裡描繪的美好家庭圖像和表現卓越的孩子,讓媽媽們有了典範和目標;但我也聽人說過,這些書讓他們愈看愈焦慮:「我的孩子怎麼都達不到?我這個媽媽怎麼當的?」即使很努力效法書裡教養安家的理想圖像,還是在不經意間,對孩子複製了自己痛恨的童年經驗。

          我反思自己內心是否也曾出現過微妙的「比較」心理和挫折感,以及知易行難的痛苦?有些作者喜歡描述自己如何受到母親和美好家風的滋養薰陶,而成為好媽媽;但我知道,並非每個成為媽媽的女子都有這番「愛的幸福傳承」,於是我開始反向思考:一個「先天不足」的媽媽,該如何避免讓自己在教養上「後天失調」?

          這時我領悟到教養不只是「技術」,更是一門「心理哲學」。要透過「理解」來與傷痛過往「和解」;透過一次次的覺察和練習,才能跳出習性和循環,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家庭方程式。

          於是我學會從高處俯瞰自己原生的貧瘠,也向內凝視自己帶傷的「內心小孩」。我嘗試以內在的「小孩我」來同理孩子,以現在的「成人我」來包容孩子;慢慢地,對孩子和自己漸漸沒有評價和分別心,就不會輕易動怒失衡,這時候我跟孩子就能站在同樣的高度,一起成長茁壯。改變不是一蹴可幾,但只要有進步,就不吝於讚賞孩子和自己。

          我慶幸自己當了全職媽媽,全心研究這個「行業」而開始療癒自己。因為教養孩子,才有機會檢視歷史、覺察現在,進而開發未來。如果不是當了媽媽,也許一輩子看不到自己的缺角,也沒機會創造自己的完整。

          回想起七、八年前有朋友問我:「你這樣的學歷,就關在家裡帶小孩,不會覺得很浪費嗎?」我說不會啊,以前讀的書還是很有用。朋友聽了說:「怎麼會有用,要對帶小孩有用,唸幼保科就好了,何必讀到台大外文!」此言差矣。幼保科的確是很好的專業訓練,但「母親」這門學問不是一組可以簡單條列的SOP﹝標準作業流程﹞,當然也無法約化成為任何科系的教學講義。雖然自己所受的訓練不見得能直接套用到育兒現場,但我相信自己的人文觀察、思考與反省力,一定有益於學習成為一個母親。

 

      因此我要回頭跟二十多年前的自己喊話:為什麼北一女、台大畢業的我,要覺得當家庭主婦是浪費或可惜呢?有好的思辨力就能自己翻轉主流價值,尋求自我實現。即使先天不足、後天失調,也能在小小的家屋裡,和孩子一起開發自己的沃土,勤懇耕耘。我相信廢墟裡也能長出小草;從荊棘裡開出的花,格外美麗芬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