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布魯日河上DSC_1352 縮小.jpg

        昨天看到作家王溢嘉的一篇文章〈秦漢圖讖學 vs. 哈佛心理學〉,裡面提到一個心理學名詞─「自我兌現的預言」,令我興味盎然。

      作家舉出中國歷史上一些預言國家興衰、朝代更迭的書籍,以及東漢光武帝劉秀如何應驗「一統天下」的讖語,說明「預言」與「自我兌現」的可能關係:成為未來皇帝的讖語對劉秀產生強有力的暗示作用,提高了他的自我期許,促使他朝這方面去夢想、規劃和努力,結果就真的「兌現」了那個預言。

        作家還提到一九六0年代哈佛大學兩位心理學家在一個小學做的實驗。他們對某班學生做了些測驗,篩選出五分之一的學生後,告訴老師,這些學生具有學習的潛力,在一學年內學業成績將有顯著的進步。

    一年後,他們回到那間小學追蹤,發現當初篩選出來的學生,學業成績果然都大幅進步。然而,兩位心理學家當初做的既不是智力測驗,也不是性向測驗,而是「隨機挑選」。老師和學生都不知道心理學家「使詐」,然而這虛幻的評估卻真的改變了老師對學生的「期許」,學生也改變了「自我評價」,結果真的進步了。

         這篇文章從命理談到心理學,閱讀當中我既得到知性的養分,也得到精神的資糧。

     生活當中我們不時會因為好奇或遇到困難,而接觸命理、紫微、籤詩、占星等等,這些預言常常都是簡略隱微,其中有很多想像和解釋空間,也因此增加靈驗度。我想,如果我們用正向心理來「對號入座」,這些預言是不是就可以變得激勵人心?如同哈佛心理學測驗一樣,因為相信和預期自己或別人會是優秀,結果真的表現優秀了。

         然而,既然我們對自己或別人的預期、信念會產生能量,不同的預期會讓人表現出不同的態度,也連帶引發不同的回應和循環,那麼好事會實現,噩夢也可能成真。

         因此,我們是不是可以選擇不要以「壓力」和「緊張」來看待困境和問題,而是多多「想像」和「自我鼓勵」:用內在思想世界來創作一個外在現實,烙印進入腦結構,讓好的想法和願景成為一個現實與經驗。

         比起因壓力而決定「戰或逃」的求生模式,「自我鼓勵」的創造模式,是不是給我們更多營養、也更勵志呢?

         星期一的早晨,送走上班上學的家人,想到他們又將面對工作和學習上的壓力與考驗,一時腦袋天馬行空,想到昨晚讀的這篇文章。朋友們,何妨來點正能量,我們都給自己、親愛的家人、學生、部屬…..來一個「自我兌現的預言」吧!

 

●王溢嘉原文連結:http://wildgoose1950.pixnet.net/blog/post/5793090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