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3119_調整大小.JPG

日常當中,不論我們是不是藝術家,應該多少都有想過、也想問:藝術是什麼?

     我嘗試這樣去思考:「藝術」是創作者透過一些知性與感性的表現形式,來闡釋自己的內心活動,以及與他人和世界的對話。因此欣賞文學或藝術,不只是用眼睛觀賞形式或詞藻的華麗,也在用心感受創作者蘊含於作品中的「心性」與生命情懷。

      那麼藝術是巧言令色嗎?我想借用一句閩南語俗話:「人有百百種」,藝術作品應該也是吧!人有巧言令色,表裡不一;也有正大光明、文質彬彬的君子。文學藝術裡,有的作品具有超越的美,讓觀者心靈提升,而有的作品則傳達感官、頹廢的美感。這是創作者在形式與內容上的選擇,也是心性的展現。

      面對不同的藝術作品,從中經驗到洗禮或衝擊之後,是否要追索藝術究竟有沒有好壞、道德,甚至欺騙?雖然我們常說:「文學與藝術反映人生」,但如果只從這裡的形式與詞藻尋找人生的答案,恐有迷路的危險。我們身為欣賞者,能做的就是在日常之中累積生活體驗,淬鍊經驗值來映照覺察作品,藉此鑑別作品中「文」與「質」之間的距離,形式與內涵是否解離。鑑賞、判斷,然後選擇,如同在生活當中尋覓合拍的朋友一樣吧!

     我學習書法,一向非常喜歡王羲之的作品。王羲之之所以被稱為「書聖」,在於人品與書法皆美,其不造假、不刻意、不做作的本性,不只鮮活於「坦腹東床」的率真故事裡,更靈動在雄逸清俊的書法藝術上。所謂「字如其人」,用在王羲之身上萬分貼切。《世說新語》〈容止〉篇這麼描述王羲之:「時人目王右軍,飄如游雲,矯若驚龍。」那是外在的風度翩翩,也是內心的飄逸灑脫。在欣賞臨摹王羲之的字帖時,點畫提按之際,行走模擬的不只是字的線條,也在領會神遊一種優雅自在的心靈節奏。知性提升,感性撫慰,這是我從王羲之的書法作品裡所領會的真善美。

然而文學藝術的世界裡,我們也常常遇見呈現悲傷與痛苦的作品,如同現實人生中也有令人傷痛的悲劇。我不禁想起年輕時剛剛上大學,大一必修的「西洋文學概論」上讀「希臘悲劇」,一邊聽老師解說作品,一邊懵懵懂懂地在筆記本上抄下老師所說,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悲劇」理念:觀眾透過欣賞悲劇,了解主人翁的悲劇性格〈tragic flaw, 產生「憐憫和敬畏」(pity and fear)的感情,而得到「洗滌或淨化」(Catharsis)的功用。現在我終於明白:我們展讀悲慘可憐的故事,除了流淚與沈痛,若能從內心深處提煉出悲憫之情,堅定我們身為人的尊嚴,那就領受到文學藝術送給我們的智慧禮物了。

近日發生的作家悲劇新聞,事件、作品和訪談都讓人驚訝與沈痛,不論事實真相為何,四散蔓延傳播的訊息都讓人情緒極受感染。沈重之中,讓我們嘗試一邊釐清與理解事件,一邊也試著借用亞里士多德的《詩學》(Poetics)理念來理解藝術與人生:透過敬畏與憐憫,一起來洗滌與淨化自己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