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的漣漪DSC_3495 縮小.jpg

       昨天兩個老朋友約我碰面,看了一場電影,看電影前先喝咖啡吃點心聊天。我有事稍微晚到達咖啡廳,一坐下來,兩個好友不約而同跟我聊起日前貼在臉書上的「香菜豆包」。

      「你那個豆包,看了覺得好好吃,我平常不是很會做菜,看了竟會想馬上買材料來做……。」兩位朋友都是優秀的老師和文青,目前單身,不是常常下廚煮飯,一見到我話題這麼家常,還表達下廚的衝動;尤其這兩位好友雖也是臉書朋友,但幾乎不在臉書上露面,平常我沒有感覺到她們在FB 的存在,兩人熱情反應讓我有點意外。

      「因為你寫那個做菜的步驟,讓我讀起來覺得好簡單喔,好像照樣做就可以吃到好味道!你寫的是食譜書上的,還是你自己的過程?」

      我說,家常菜很難說是誰原創。若是照食譜學做菜時,會參照上面的步驟說明;但多年廚房經驗之後,通常瞄一眼就會知道如何下手。寫文的時候,我喜歡寫上自己實作時的狀況,以及解決困難的經驗;有時候一道菜裡面有多種食材,軟硬度不同,下鍋順序也要講究,我也會把這些如實寫下。我想,既然要分享,就盡量真實貼近生活現場,呈現第一線的經驗。真實自然,對我來說最為容易。

     煮飯超過二十年,近兩年因為孩子天天帶便當,我開始寫便當文,除了分享,也是為自己留下生活軌跡和回憶。最近愈來愈多朋友(而且很多是忙碌的職業婦女朋友)私下跟我說,她們做了我分享的小菜很成功,讓我驚喜個人的餐桌小札記在默默中隔空與大家心靈相通。想像著朋友們下班後或假日在廚房裡忙碌的身影,頗有互相陪伴、一起成長的充實感。

      下廚多年,我不算高超的烹飪達人也非美食老饕,有時挑戰複雜的厚工菜,大多時候是烹調家常菜給家人吃。因為個性和習慣,鍋子、盤子、食器種類不多,擺盤也不講求華麗時尚,但很喜歡用相機幫樸實簡單的菜色和便當,拍下讓自己動心的「沙龍照」。這是我對自己平凡的日常生活,最為講究的一抹華麗。

     昨天朋友建議我把這些文章集結好,出本散文書或食譜讓她方便翻閱,省得她還要上臉書查看。我笑說「出書」不是像我們想的那樣,自己集結了就成書。出版的話要靠機緣,而且對出版業來說,書要上市,就是一項商品,要能賣、要行銷。所以要著眼於出版價值和訴求對象,還要看寫作者是否為潛力股和成為偶像的能力與魅力...這都要用心經營,總之學問和「眉角」很多。

    我告訴她,我把小菜文放進部落格,查閱也挺方便。部落格儲存和分類的功能遠勝於臉書,但使用介面比起臉書麻煩甚多,但這幾年我一直保留著它,當做自己的人生相簿和記事本,如今看來似乎也有利於需要的人參考之用。

      簡單就是幸福,平凡裡也有繽紛。朋友給我的回饋,讓我明白自己簡單日常的生活分享,已經由文字漾開淺淺的漣漪,在波紋中輕輕傳送能量,與朋友們相繫連結。我愛這個溫馨的連結與循環,也謝謝好朋友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