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5.10 山中問答IMG_8490 縮小.jpg

閒來,在櫃子裡清出一疊尺寸不一的舊羅紋宣紙。這些是先前在全開宣紙上寫作品時,裁切下來的空白紙頭,大大小小、有方有長。這麼好的紙丟掉可惜,要二次利用,何妨來個沒有負擔的自我挑戰?找一首詩,在眼前的空間即興發揮,這是書法世界裡的小小探奇。

         既是隨性,就沒有查書本。毛筆在手,寫下浮現腦中的這首詩:

問余何意棲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閒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

        詩仙李白的〈山中問答〉,六年前我曾以楷書寫過一幅參展的卷軸。這次在這張短短的紙頭上,用行書舒暢寫完,心中趣想:這首詩跳出來「找」我,不是巧合,是直覺帶路,為我描繪我此刻的新(心)風景。

因為眼睛不堪使用,一個多月來不得不調整自己與3C、網路和智慧手機的關係。自認不算重度使用,但真正逆向疏遠之後,才明白那個「黏著度」其實作用於下意識,自己並沒有清楚察覺。

我只知道這些東西操勞到我的眼睛,但更讓人疲乏的是爆炸的資訊、滿漲流竄的情緒。網路時代,人與人之間不需實體接觸,卻不乏頻繁快速的互動往來。沒有面對面的人際,有更多的微妙與揣摩。網路社群裡迫不及待的發表與同溫,讓人難以保有自己的「比熱」與冷靜。

過了一段「古早味」生活,問我有何不同體會?原本擔心的資訊落伍,並沒有想像的嚴重。倒是因為不再無意識滑手機,腦袋沒有被手指牽引遊走於紛雜的資訊之中,我發現最近注意力比以前集中,思考較能連續,連日漸褪色的記性都稍有回升。

我自問後自答:原來,自以為的退化,不全然因為老化呀!單純,可以讓思路與心靈免於斷裂、瑣碎。然而「單純」是抉擇,也是一種心的訓練。

詩人在山中悠遠問答,我們處在喧囂匆忙的人間,如何得以靜好?「靜好」有客觀的「靜」也有主觀的「境」,「心自閑」就是內在自創的境界,在當下讓內心沒有雜音,就有了閑情。那是最好的自我陪伴。

能好好陪自己、做自己,別人是否理解就不是最重要。以笑作答,是得體輕靈的應對,也是內在的幽靜深邃。

        因為保養眼睛,不得不在生活上有所取捨,扎實領會到「簡單」的療癒力量。雖不在山中,卻得以接近〈山中問答〉的閑情。

     我沒有離開喧囂紅塵,但想繼續少少讀、慢慢寫、輕輕說、緩緩生活。

淡遠而不離凡塵。如此,就是「別有天地『在』人間」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