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某個中午,我打開電腦瀏覽「臉書」,在塗鴉牆上看到一位臉書好友的發文。她說自己對於坊間出的教養書,向來不以為然;這天她看到九月號「親子天下」徐玫怡的圖文創作,才真正清楚自己不看教養書的原因是─自己生了兩個兒子。

 

徐玫怡在「親子天下」裡面是這樣說的:

 

我曾經發現一個令人嫉妒的事實,那就是出書寫育兒、寫教養的媽媽們,幾乎,(可以說)幾乎都是生女兒的!即使不是女兒,至少也都有一個女兒搭配一個兒子。

 

比如林奐均,四個女兒。比如蔡穎卿,兩個女兒。比如陳之華、番紅花,甚至是《虎媽的戰歌》作者,連虎媽也生了了兩個女兒!

 

我很敬佩以上寫教養書的媽媽們,她們教養小孩的方式都很精采,只是我發現了她們有一個相同的背景---都生女兒。如此推論下來,是不是女兒比較能讓父母實踐教養理念?而兒子就是『高怪』!『高怪』 到父母沒有自信說:『我這樣教是「有用的」』!」

 

看到臉書好友引用徐玫怡的這則貼文,讓我猛然想起自己有兩位要好朋友,一位生一個兒子,另一位有兩個兒子,她們也不愛閱讀教養書。難道也是因為和暢銷教養書有「距離感」嗎?

 

看起來這不是少數個案。多年前,我曾經參加過幾次媽媽教養書的分享會,會上也有讀者對台上的講者提問:「我是兩個兒子的媽媽……想知道如果您生的是兒子,您的教養方式會一樣嗎?」

 

我不太記得講者如何回答,但印象中答案是肯定的。

 

講者會這樣回答並不令人意外。無論從「專家」與「聽眾」的相對關係、處理提問的難易來看﹝當然也有可能講者是真的這樣想﹞,「肯定」都是一個在教養議題上比較「政治正確」的答案。

 

我生的是女兒,女兒功課不錯,常常被人說乖巧、理性又自律,看起來我算是教養成效還不差的媽媽。如果被問到假如我生的是男孩,我敢不敢說,自己也是採取同樣的教養風格呢?

 

雖然我不是完全相信「男女先天有別」的生物本質論,但是從朋友的經驗聽來,生養男孩和女孩的親子生活內容、節奏、趣味和麻煩似乎是有差別的。好友A的小六兒子個性鮮明有主見,熱愛棒球等戶外運動,每個週末,好友A和兒子不是四處征戰就是在爬山。好友B的兒子們,在母親節的時候畫了一張「免費乖乖券」和「做家事折價券」送給媽媽使用,假日全家的休閒活動是一起打籃球,大汗淋漓之後去吃每客十二盎司的牛排……。好友B說自從生了兒子,已經忘記何謂「優雅」,從穿著、言語到嗜好都變得「陽剛」了。

 

如果以好友AB的實況來設想我自己,我想到的第一個麻煩課題,就是恐怕沒有足夠的體力和嗓門來對付和教養男孩。不只是生男會有不同,如果我生的是兩個女孩,情況也會和教養獨生女不一樣;若是一男一女,又是不同的故事,更何況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天生的個性和氣質……

 

所以,我和朋友也許可以交換經驗,但「增廣見聞」之餘,卻不一定能互相適用。無論教養多麼成功,畢竟每個媽媽都只有養過「個位數」的孩子,而且人的智慧難免受限於個人經驗。我不禁想,「女孩媽媽」作家們能否超越個人經驗而同理「男孩媽媽」們的課題和難處,進而開出有效的處方?

 

性別是一個最明顯的「差異」,但更引我深思的,是一般教養書所呈現的「理想家庭圖像」。書裡呈現的家庭生活富足,氣氛溫柔靜好,手足互相友愛﹝多為姊妹﹞,夫妻鶼鰈情深,生活中看不出太多掙扎和磨合,孩子的教育不受台灣升學體制的壓迫,常常有國際化的就學經驗。母親賢慧能幹自不在話下,而這樣的美好又往往來自原生家庭的「良好傳承」。

 

如此令人欣羨的生活圖像,也許是真實的,也許是出版企劃之後的選擇性呈現,但我總忍不住想:讀者們閱讀這些美好圖像之後,是需要透過「羨慕」來得到安慰,還是挫折呢?讀一本書很容易,但每個家庭的歷史和演化不同,累積的資源、文化和價值觀也不一樣,這樣的家庭圖像和經驗,並不能輕易複製。有些教養的「理念」或「技術」看似可以直接仿效,但這些枝節移植到自家的土壤,不一定能生根,有時候也可能會出現「排斥」作用。

 

我聽過朋友說,看教養書感覺好像挨罵;也聽過朋友說,自己從小在打罵教育下長大,當了媽媽,發現自己總在不經意間複製了自己痛恨的童年經驗。沒有好的傳承,該怎麼辦?

 

教養書給我們的答案聽起來往往雲淡風輕:「這並不困難,因為自己沒得到過,所以更要給孩子好的教養。」此話雖然有理,但「知易行難」的沈痛,不是當事人無法理解;而其中的困難,猶如從小只聽媽媽說德文,長大以後卻要開口跟孩子說法文一樣。


 

如果「理想圖像」與自身現實的差距帶來深沈的無力感,那麼是否可以考慮放下它的綑綁,把目光轉向自己?與其憧憬美好而求「同」,也許更好的方法是接受自己的「差異」或「侷限」,開發自己的教養沃土,勤懇耕耘。

 

人性的「差異」無所不在,存在於男孩與女孩之間,存在於家庭與家庭之間,也存在於所有人與人之間。因此,接受自己和別人的「差異」,說不定是減少羨慕、發展同理心的開始,接著更能包容和理解自己擁有的一切。

 

因此,對著兒子大聲嘶吼的「男孩媽媽」們,請不要感到挫折,因為家庭和教養的樣貌本該容許多采多姿;能夠將自己從「優雅淑女」切換成「陽光大嬸」,如此的彈性與能耐,值得許多「女孩媽媽」們敬佩與喝采。

 

沒有美好家庭傳承的媽媽們,何妨為自己感到驕傲,因為比起直接承襲好的家庭養料,從零開始的「開創」任務更是艱鉅。「自我革命」之艱難,有如鳳凰從灰燼裡浴火重生。藉由審視自己和所來自的家庭,媽媽們反而有機會探求人性的幽微;在自己的「習性」和孩子的「個性」之間衝撞磨合,不僅能淬鍊出屬於自己的人生智慧,還能藉此自我療癒,讓個人和家庭都得以重生。

 

我想,「教養」不只是技術上的直接模仿,更可以是對人性的觀察與學習。不論生男生女,不論自己是否有美好記憶與傳承,教養永遠不脫離「人性」。

 

了解差異,了解自己。我想,人人都可以寫一本屬於自己的教養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