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絕縮小.JPG

中秋連假結束,明天要上學了。女兒拿了放假前一天發下的第一次模擬考成績單給我,要我在回條處簽名,明天繳回。

 其實在放假前的週三上午,我就接到女兒給我訊息,傳來電腦版的模擬考成績報告,讓我「先賭為快」。女兒說,發下成績單時,有的同學說回家要自己簽名了;也有同學說回家要被媽媽K了。看到女兒用手機傳送訊息給媽媽,很驚訝我女兒怎麼能如此「坦然」。

 女兒的坦白好像讓同學感到奇特。但我也想著:那麼孩子們心裡覺得什麼情況下才能對父母「坦然」,是名次和分數都要很漂亮嗎?而不把成績單給爸媽看,又是如何的考量和心情?

 也許有一個情況是:孩子根本覺得「成績」是自己的事,不需要父母操心;或者父母本身就不覺得需要監看孩子的成績。但比較可能的情況是後兩者:一、名次和分數都不漂亮,覺得爸媽不會滿意,不想被爸媽擔心或指責。二、名次和分數都不錯,但沒達到自己或父母訂定的標準(譬如設定要考到前三名,但考出來是第六名),難以對爸媽交代。

 於是我想,能否「坦然」,也許不完全決定於客觀的分數或名次(如果是這樣,那只有第一名的人可以放鬆了),而是一個論斷或評價的標準,讓人不敢放鬆透明。講白一點,就是怕「被罵」。

        以我個人經驗,孩子愈大,對父母的「關心」愈敏感。有時候即使嘴上什麼都沒說,孩子還是能像雷達一樣,偵測到我在心裡擔心她,而這個擔心其實是一種評價和論斷。

         年輕的時候,我也曾經衝動責備小孩。經過一些齟齬和交鋒,我開始嘗試同理孩子的心情。我想,人總是希望得到欣賞與支持,勝過被擔心吧!後來我就盡量跟孩子「站在一起」,從同一個水平面,細心觀察和接受孩子的特質,全然接受並支持孩子的一切。唯一的觀測切入點,就是看孩子怎麼對自己負責。

         因此,我收到孩子的成績單時,就把它看作是一張健康檢查的報告單。每一個科目成績,就像檢查數據反映身體各部狀況。高標是好消息,繼續保持;低標是警訊,想辦法處置。總之就是努力讓身體狀況全面提昇;為了健康,此刻的第一個反應一定不會是想罵人。拿到成績單,應該也可以是類似的心情吧!

 

看到成績單,罵與不罵,會不會有差別?對於一個對讀書沒興趣的孩子,責罵除了增加噪音與張力,對提昇成績可能並無實質助益。而對於一個會自我要求的孩子,考得不理想,孩子已經會難過了,罵了只會讓他/她更難堪,又傷了親子感情。這樣想過之後,就很難肯定責罵的用處了。

 

但爸媽不罵小孩,不代表「不痛不癢」。我想,「放心」不是不管,而是讓孩子感覺被接受與支持,減少親子對峙的能量消耗,就更有機會發揮更大的潛能。

 

我把成績單回條交回給女兒,心裡正想著女兒用手機傳成績給我,同學們驚奇的畫面,女兒突然想起一事。她說:「老師知道妳先前幫我買演唱會的票,還跟我一起去聽,說媽媽是『一絕』喔!」

 

哈,這個評語很微妙,但我還是樂於當「一」個「絕」妙的媽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