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兩週以來,不只一次在臉書上看到有人提起日本動畫大師新海誠的電影《你的名字》。我一向喜歡帶有「宇宙感」的故事,因此雖然從它的預告片看來像是青澀浪漫校園純愛電影(跟我年齡有距離),但是彗星與地球相會的美麗空靈畫面,襯托故事中「靈魂交換」的主題,深深挑動我的好奇心。

昨天下午進了電影院觀賞,發現故事裡的主要場景─女主角三葉的家鄉位於飛驒高山,去年夏天我才去過那一帶旅遊,看到電影細膩呈現熟悉的氛圍與景物,非常有感。每個畫面都是精緻的藝術呈現,節奏和分鏡有如真人電影,故事情意細膩動人,配樂和歌詞也非常到位。就欣賞電影的體驗來說,很值回票價。

        在看電影之前,看到有宣傳文字說新海誠是宮崎駿的傳人,看完《你的名字》,我覺得這個說法應該是出於行銷考量,希望吸引觀眾吧,因為動畫風格和敘事方式都與宮崎駿不同,心靈式的主題也和宮崎駿的人文、生態與政治關懷明顯不同,放在一起比較似乎不甚合宜。

        《你的名字》說的是一個住在飛驒山區鄉間的高中女孩,與一個住在東京的高中男孩,無意間發現彼此交換了靈魂,並影響了彼此的生活。交換的體驗真實又縹渺,像做夢一般,剛醒來還記得,漸漸地就模糊。儘管如此,進與出之間,兩人漸漸產生了奇妙的情愫。但故事不止於純愛的萌芽與追尋,後續的事件轉折令人無比揪心;我們跟著角色在時空之間穿越,在他們的夢境與意識之間來回,最後終於明白:原來人與人之間奇妙的連結與因緣,雖然在我們的記憶之外,卻始終飄游於你與我的空氣之間,如絲如縷紐結著彼此。

        因此,我們日常不時會聽到、或者自己也可能想說的:「我好像在哪裡見過你?」不盡然是一套用來搭訕的老梗,而是真的「似曾相識」。也許我們似乎在潛意識或夢裡見過對方,卻想不起對方的名字,如同電影裡的男女主角,那麼清楚體驗過彼此,卻總是如夢醒忘卻,始終尋尋覓覓那個熟悉的身影與名字。當我在影片終了前,聽到這一句通俗老梗,看到男女主角終於相應著內心一個不知為何、卻真實無比的召喚而回首凝望,兩行清淚流下臉龐,銀幕外觀眾席裡的我,連靈魂都深深悸動了。

         《你的名字》有浪漫的愛情故事,但我喜歡把它看成是一部心靈電影,它以快節奏、時空切換的奇幻情節以及日本文化裡的神祕風情來演繹人與人之間奇妙的「結」(以電影中的「組紐」作為一個主要的意象),十分細膩精采,但也頗考驗觀眾的時間感、觀察和理解力。電影裡面多次出現「開門」滑動的仰角特寫鏡頭,似乎隱喻著故事裡不時出現的「時空」與「夢境/現實」切換。我相信如果再看一次,會更能掌握細節,有助於理解得更精確。追索細節有另一番知性的滿足與樂趣,但如果就讓觀後的情感像海濤一樣,一波一波沖擊著心靈,又有何不可呢?這是一部後勁很強的電影,相信朋友們看了也會有同感!

 ……………………………………………………………………………………..

 ◎(以下討論為純個人觀點,可能有別於大家的理解。且因為避免劇透,盡量不詳提劇情來討論,還沒看電影的朋友可能最好還是跳過以下內容)

很多人說故事的主角「回到過去」而改變了歷史,然而我對「穿越時空」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對劇情的關鍵事件的解釋也就有點不同。回到過去,不是「影響」或「改變」了當時(產生了新的歷史,創造出另一個時空),而是「參與」了那個當下(從未來跑回去加入了那個時間流裡),在那時形成了一個因,而導致了現在的這個果。

因此,我認為電影原先那個「災難」其實並沒有發生(被來自未來的男主角瀧參與了而沒有發生)。故事裡有一幕是瀧是在圖書館看到了「傷亡名單」才跑回過去企圖拯救,但在那一幕裡,瀧看完名單以後很快就記憶模糊、想不起三葉的名字,接下來情節就轉到他早上醒來,留下字條出走旅館。看起來那個查閱傷亡名單的情景,有點像是出現在瀧的「夢境」、「意識」(或因擔憂而形成的潛意識)裡,而不見得是真實(這在瀧身上應該是可能的,他在交換身體以及夢境中醒來以後,也都有記憶模糊的現象)。

同樣的,2013104日女主角三葉在前一天去了東京回來之後,穿上浴衣後要去參加祭典,被同學目擊剪短頭髮而吃驚的畫面,也有可能不是真實,而是在三葉的意識或夢裡。(雖然這一幕和瀧查看傷亡名單,應該是普遍認為最能支持那個傷亡的確有發生)。因為,另外有一個畫面是2013104日,三葉穿著制服一早上學,被同學目擊剪短頭髮。這與上面那一幕,睡到傍晚才醒來,被同學揪去參加祭典,是矛盾的。

         此外,在三葉著浴衣望向天空彗星的全景畫面裡,她是獨自一人站在風吹拂著的空曠草原上(兩個同學不在身邊);  位於山區的糸守町,如何會有這麼大片的草原?這與現實環境差異太大,比較像是夢裡的氛圍。這一幕剛好是緊接在瀧與奧寺學姊在東京約會結束,落寞打電話給三葉未果之後。也許這接不通的電話,仍然有神祕的能量穿梭時空,感應到三年前十月三日晚上的三葉,讓她在睡夢中的潛意識裡看到天空中彗星分裂的時刻(電影裡這一幕映現在她眼中,然後突然應聲中斷)。

 

如果不把這一幕當做是夢境,就會讓故事的軸線難以解釋。因此  有人認為這裡是電影裡的破綻;也有人認為,這是兩個不同時空,也就是後者是「改變歷史」後的時空。但我總覺得「形成另一個時空」(平行時空?)很難解釋:八年後的瀧(與成年的三葉相遇的瀧)怎麼進入到這個他自己改變後的時空,兩個時空又合在一起了嗎?因此我還是傾向於以原來我相信的「穿越時空」來理解:2016年的瀧穿越到了2013年的103日,「參與阻止」了那個災難發生,而不是改變了已經有的傷亡。

因為我原本就很喜歡思考「穿越時空」的時間概念(小時候《小叮噹》看太多),而有以上個人「觀後思索」。

一邊感動、一邊做著煞風景的觀後追究與思索,算是觀賞《你的名字》帶來的另一番嶄新樂趣吧!

………………………………………………………………………………………………….

 【更多後續討論】

 看完電影之後,有朋友跟我說,有兩點讓她不解:三葉和瀧交換身體之後,在日常生活中難道沒有發現自己在不同年份當中?三葉去東京找瀧時,瀧當時應該是國中生,樣貌明顯年輕幼齒,她為何沒質疑?

其實這些「疑點」在電影裡都能找到線索呢!我看到電影裡的手機是iPhone,我自己是使用iPhone,而iPhone的主畫面上是沒有年份的。兩人所處年份不同,iPhone機種也是不同的(三葉的是iPhone 5, 瀧的是iPhone 6)。另外,影片一開始就有交代,他們每次交換身體再回來之後,就像我們做夢之後早上醒來的感覺,剛開始對交換的生活內容還清楚,漸漸地就模糊忘記了。我們在夢裡,對於時間空間的細節,也往往是「不可理喻」也不一定合乎邏輯。由「夢」的角度來理解(而不是由感官物質界)這樣的淡忘與模糊,我覺得還蠻合理。而且他們交換的時間,大概維持只有一兩個月,沒有太長。

 至於三葉在東京的電車上看到瀧,心裡有沒有疑問?我想,當時瀧對三葉沒有反應,而且瀧的樣貌比她所認識的樣子年輕、身高也較矮,她應該就有所領會。三葉出身於有通靈體質的家庭,以她的靈力,應該當下就會理解到她和瀧之間,除了空間、還有時間差距,所以兩人不可能相認。這認知讓她感到落寞,因此她回到家鄉,就剪掉了頭髮。

這是我看電影的時候,從畫面和人物表情去推想的。而且,三葉與瀧分開之際,情急之下拋出「組紐」讓瀧接住了,這個動作應該不是無意義的。「組紐」是連結人與時間的特殊「結」,在影片裡有實質和象徵意義。我想像三葉當下這個拋出,是希望用它來穿越和連結她與瀧之間的時空差距,牽繫到未來的瀧!

         瀧從不相識的三葉手中接到這條組紐,不知為何就開始把它戴在手上,後來也想不起來是誰給他的。一樣又是曖昧模糊,但也許其中有「似曾相識」的意識閃動,就像是「前世今生」那般遙遠又熟悉。《你的名字》用這樣繾綣幽微的方式詮釋情感和緣份,讓我非常感動。

 「緣分」的感覺是嵌在深深的潛意識裡,不在理性和表層意識,像夢一樣如真似幻、難以明說;也像夢醒一樣,忘記了卻仍存有餘韻。

 因此,電影裡讓男女主角一直忘記名字、以及沒有明確發現或核對日期等諸多「疑點」,我都覺得十分合理。每次靈魂交換時,男女主角都形容像是在作夢(電影裡也曾藉由外婆說過:「妳在作夢嗎?」)如果是夢境或是前世今生的感覺,醒來恍如隔世,哪能條條目目都核對無誤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