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印DSC_2269-20180727-174012 縮小.jpg

公視系列單元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自七月七日播出以來,引發各界熱烈關注和討論。因視覺影像強烈,劇情台詞寫實,揉合真實與魔幻的手法,讓觀眾共鳴強烈卻又惴惴不安。朋友當中,有人不忍心細看而上網路用快轉,也有人說簡直像恐怖片而不敢看。

      我至今觀看了四集,每一集都有一些片刻呼應自己生命中淡出卻沒有忘記的經驗。曾經是孩子、現在是母親的我,在寫實劇情與回憶投射之間進出,加深了同情共感,實在是令人哀傷又悲憫的觀影經驗。

    《媽媽的遙控器》、《貓的孩子》、《茉莉的最後一天》、《孔雀》四個故事裡,孩子們被考試制度和扭曲的親子關係逼得喘不過氣,看得我無比心疼;然深入觀看劇中壓迫孩子的「暗黑媽媽」們,同樣也是一顆顆受苦的心靈。

      這些媽媽不是平面的反派角色,而是有血有肉的立體人物,在恐怖偏執行徑的背後,各有人生課題與辛酸。

     〈媽媽的遙控器〉裡的小偉媽,因先生外遇婚變而失落,潔癖和掌控兒子成為她鞏固存在感的方式。〈貓的孩子〉裡的小圓媽認命順服,守著和家屋一樣殘破的夫妻關係,期待兒子考滿級分以挽救岌岌可危的婚姻。〈茉莉的最後一天〉裡的茉莉媽是為孩子放棄工作的高學歷全職母親,所有希望都寄託在女兒身上,只顧自己的面子,最後卻換來毀滅。〈孔雀〉當中,藍領的巧藝媽學歷不高,為了讓孩子翻身成為菁英階級,不惜交換一切,最後犧牲了全部的自己。

     劇中的幾位母親,學歷、職業、社經背景各異,各有各的挫敗與失意,她們沒能「向內」釐清痛苦的源頭,一逕「向外」尋求解答,藉由追求菁英價值來填補內心缺口。然而寄託於「未來」的卓越光彩,必須透過孩子通過考試制度來實現,為了達標,她們犧牲自己、全面掌控,成為偏執的控制型媽媽。

     母親的期望與控制,學校裡殘酷的競爭壓力,交織成一個天羅地網,孩子纏陷其中,在自主和順從之間難以動彈,分不清自己得到的是愛還是交換。大人們的視線被「羨慕」和「比較」所主導,孩子不論是順利攻頂還是落敗,其個人特質與適性,往往被忽視了。失去自我價值的孩子,如何能好好呼吸和茁壯?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情節驚悚迷離,但裡面有許多台詞熟悉到令人心驚。也許我們為人父母也曾脫口而出:

        「我這人沒有什麼成就,就是希望孩子有成就。」

「現在恨我沒有關係,將來你會感謝我!」

「我的一生都被你毀了,所有希望都在你身上,拿什麼回報我?」

    也許我們的孩子心裡想問,卻沒有說出口:

      「你愛我嗎?你看不到我有多努力,想要變成你想要的樣子。」

「我如果沒有考上好大學,你還會愛我嗎?」

      這些話語顯示出:父母沒有做好「課題分離」,讓孩子繼承和解決自己的痛苦。說起來是為了孩子好,但這是父母的自我中心,也讓苦難成為世襲。

      不使個人挫敗痛苦衍生為教養問題,父母必須洞悉「教養」兩個字,雖然是教導和養育下一代,但本質上也是一個「做自己」的課題。父母若能向內直視,觀照自己內心的「受傷小孩」,而不是透過自己「生育的小孩」來完整自我,就不會任意掌控和怪罪孩子,傷及無辜。既然「自我價值」是由自己而非他人來完整,孩子的人生也是一樣,在匍匐跌撞中成長茁壯,在決定與取捨中認識自己,承擔自己選擇的人生。

        透過理性思辨,父母做好「面對自己」的功課,就不會變形為「控制型」家長,也能透過這樣的身教,把「做自己」的教養觀傳承給孩子,延續為一個正向的循環。如同〈遙控器媽媽〉當中湘婷所說:「生命是我們自己的,它長成什麼樣子,都應該是我們自己負責。」

      因此,「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句話看起來矛盾又帶點挑釁,卻是為人父母必須有的領悟和挑戰。在「相互依附」與「彼此自主」之間游移切換,需要省察的勇氣和理性的思辨。

      然而人終究是感情的動物,且身在升學主義的洪流之中,主流價值觀常常使人身不由己,讓焦慮情緒蒙蔽了真心。我身為母親十九年,深知教養子女是一項艱難的人性修練。因此我在觀賞公視這檔戲,以及先前看到相關社會新聞時,總是格外心痛感傷,哀嘆孩子青春早逝,也心疼失去孩子的父母。

     父母並非不愛孩子,要如何避免不經意傷了孩子?如果個人傷痛難以歸零,理性思辨有些艱難,那麼讓我們感性回歸到「初始心」,閉上眼:回顧孩子出生那一刻,與他/她初相見的喜悅與溫柔。

      覺得孩子比不上人家時,試著揣想:如果孩子今天生病了,我們不會強迫他/她要馬上出去跑一千公尺,只會希望寶貝孩子健康活著,不會奢望其他,更不會與他人比較。

      試著在孩子睡著後,凝視他們熟睡單純的臉龐,我們的心情也會純淨無暇。看見他/她的可愛、辛苦、希望與失望,我們會知道怎麼支持孩子。

      教養修習的核心,在找回最初純然的愛。看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驚懼與悲憫之外,且讓為人父母的我們隨時點亮心中的那盞燈,讓光明驅散並終止黑暗,喚起心中原初的溫柔。

 

    原文載於「獨立評論@天下」,請點入: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23/article/7153

 

    更多本人在「獨立評論@天下」的文章,請點入此網頁:

https://opinion.cw.com.tw/search/doSearch?key=%E5%91%82%E6%96%87%E6%85%A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