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星期三小熊放學回家,吃完點心以後,從書包拿出一張印著英文的半張A4紙。我以為是要家長簽名的英文考卷或作業,仔細一看,是整段文章的翻譯。「這是你們英文課的教材嗎?」小熊看我有點驚訝,笑著說:「媽媽,不是啦!這是我們『英文翻譯社』的題目啊!」

 

    「英文翻譯社」,是小熊在開學之初退掉原本打算參加的「管樂團」,重新選擇的社團。剛剛入學時,小熊聽從爸爸媽媽的建議,登記了「管樂團」;開學以後,我們發現管樂團的組織運作都與一般校內社團性質不同,且團練時間很多,與小熊個人作息及活動有所衝突,於是我打電話到訓導處訓育組詢問能否退選。訓育組長說可以退團改選,但老師也告知:因為在大家都選完之後才改選,受歡迎的音樂性﹝如直笛、吉他﹞和運動類社團早已額滿,小熊此刻恐怕只能從剩下「冷門社團」的有限名額去碰運氣了。

 

    隔天小熊就自己去訓導處退團改選。記得那天放學回家,我很好奇孩子選到什麼社團。小熊說:「英文翻譯社。」我一聽,這個靜態又有點學科取向的社團名稱,果然是蠻像被孩子們「挑剩」的社團。

 

也許我心裡這樣的念頭,牽動了臉部肌肉和表情,孩子看著我說:「媽媽,你怎麼好像有點失望?我覺得還好耶!」被孩子看出心思,心虛的我趕緊說:「沒有啦,只是原本希望你的社團可以『精采有趣』一點…..。」小熊倒是很看得開:「有什麼關係!靜態社團也沒什麼不好啊!」

 

    此後的每週三早上,我都看到小熊從我書桌上拿一本輕便的英漢字典,帶著上學。問她還喜歡「英文翻譯社」嗎?她總是淡淡地說:「不錯啊!」看她似乎上得很起勁,但我從來沒看過她到底「翻譯」了什麼。上週三的這半張A4紙,是小熊第一次帶回來的講義。小熊說,每次課後老師都會收回,這次是特地向指導老師要回來,想帶回家給媽媽看。

 

 

我一邊洗著菜,一邊用眼角瞄了小熊拿著的紙,最前面的三行:

 

”Geographies,” said the geographer, “are the finest books of all. They never go out of fashion.  It is extremely rare for a mountain to change position.  It is extremely rare for an ocean to be drained of its water.  We write eternal things.”

 

這段英文並不算艱深,但簡練優美,頗有文學的意境。發現孩子閱讀和翻譯的好像是文學作品,我有點驚喜,也很好奇此段摘錄來自何處。小熊說:「是《小王子》啊!」

 

    啊,是聖‧艾胥伯里的《小王子》!真巧,前一個週末我才在捷運地下街的誠品書店看到這本法國文學的英譯本,正猶豫著要不要買給小熊呢!記得小熊在小學時,學校曾經指定閱讀《小王子》,並且要孩子寫學習單。經過了兩、三年,孩子長大了一點,此時讓孩子重讀這本看似淺易、實則深刻的寓言作品,說不定能多一些理解和體會;考慮買英譯本,是想利用孩子看過的故事來引發閱讀英文書的樂趣。然而,媽媽自作主張買書塞給孩子,如果被孩子閒置就會造成浪費;要是讓孩子感覺媽媽有「目的」和「期望」,孩子可能更不領情。現在,學校社團就用這本書當教材,這似乎是我「借力使力」的時候呢!

 

我放下水槽的菜葉,轉過身來問小熊:「你們怎麼閱讀和翻譯呢?老師有介紹嗎?」小熊說,老師告訴他們《小王子》是一個寓言,小孩子可能還不是很能理解它的涵義,不過文字不難,也很好看。「我們都分組一起讀,然後提出自己想出來的翻譯,互相腦力激盪,然後老師會給我們建議和解說…..。」

 

我看著講義,上面有孩子寫下的「樸拙」翻譯和多次修正塗改的痕跡。講義上選錄的段落,字面上是稍微超出目前國中的孩子的英文程度,但真正難的不在字彙﹝可以查字典﹞,而在轉換中英文意與句法之時,需要照顧到的通順、達意與優美;而要賞析作者文字背後的微言大義,更是超過孩子們的能力。

 

  然而,即使是似懂非懂,孩子們閱讀與討論的過程,就已經很值得。他們所接觸的是一本好書,書中對白機趣橫生,文字簡練優美,這樣的英文和文學風格,能夠啟發孩子鑑賞美好文字與文學的眼光。就算不加以解讀和詮釋,光是朗讀和聆賞文字本身,就很有美感經驗了。

 

 

「小熊,你知道家裡就有一本《小王子》的英文本嗎?是媽媽二十幾年前剛上外文系時,一位美國老師指定給我們的寒假讀物。」我忍不住對著小熊說起自己與此書的淵源,並且走到書櫥前,挖出當年那本可能是盜版的英譯《小王子》。這本舊書的印刷是黑白的,字跡較小,現在給孩子看可能有點傷眼力。時隔二十多年,我在誠品看到的是精緻的原裝本,翻譯版本也應該是新的了。

 

    「前幾天媽媽在誠品有看到一本《小王子》新書。你想不想看?我買本新的送給你當做新年禮物,好不好?」孩子欣然說「好」。也許因為孩子已經在學校有過第一次接觸,面對這份「知性的禮物」,孩子少了一種「媽媽給功課」的戒心,而媽媽的「講古」似乎還為它包上一層重逢故友的期待與親切感。上個週末我買了書,小熊拿到彩色印刷的精美新書後,很珍惜地翻閱著書頁,讀了起來。「謝謝媽媽,我真的會想看耶,還不懂涵義也沒關係……。」

 

    我沒想到,學校英文翻譯社的作業竟然會與我的「計畫」不期而遇。我之前就想著要介紹這一本簡潔優美的讀物給孩子,原來孩子早已經在學校「遇見」《小王子》了。回想當初聽到孩子「撿」到剩下的「英文翻譯社」,我不自覺的預設立場和反應,顯示出我正如《小王子》裡面所描述的成人,內心蒙垢,眼光也染色了;反而是小熊純真地順勢而為,倒是有了意外的收穫。

 

我也還記得,那時訓育組長告知換選社團的時機已過,「只能」去冷門社團,我有點懊惱自己沒有事先查清楚而「害」到了孩子。回想起來,我這樣的懊惱,多少反映出我身為家長的「本位思考」和「理想選擇」的心態。我以「有所差池」而自責,但孩子卻未必這樣想;而且,孩子其實有她自己的機運和承擔能力。因為離開管樂團,也因為離開的那個時機,孩子進入了「英文翻譯社」,而有了現在與《小王子》的美好邂逅……

 


 

因為有「失」,所以有「得」;甚至孰為得、孰為失,也很難論斷。然而,我們常常以自己想像或因襲的參考座標來評斷得失,並且以此觀點來回望先前的決定,而發出「早知道」的慨嘆。其實,生活當中的任一決定,都基於當時的主觀心理和客觀條件而促成,以現在「事後諸葛」的眼光來檢討當時,未必公允,更不用說逆轉之前的選擇了。如果老是以現下的眼界和條件去檢驗過去,甚至懊悔,只是跟自己過不去,徒增困擾。

 

    也許,生命是以線性相關的方式來展現的,生活當中的人、事、物之間,彼此相互依存,前因俱足而牽引出眼前的結果。如果我們不執著於後悔和強求逆轉,以一份「隨喜」的心看待生命給予的安排,是不是反而讓生活的腳步踩得更踏實呢?我想,「順勢而為」並非逆來順受,也非消極妥協;定睛於眼前,從中開發美好,才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智慧吧......。

 

    小熊進入英文翻譯社,乍看像是「被選擇」的結果,但她卻以一份單純隨緣的心情去享受這個「妥協」,後來還結出小小的甜美果實。我將這本純真之書《小王子》送給孩子當禮物,其實,也是在答謝她幫我上了純真的一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