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付出與回饋,不只是動作,還需要深度的思考和覺察,尤其需要尊重彼此的差異。今早讀到鄧惠文醫師的這篇文章,覺得其中提到的省察與智慧,不只適用於親密關係中的伴侶,也適用於親子和朋友關係呢!
 
 
 
「在關係中尋找平衡」
 
在婚姻或一段親密關係中,人們都害怕兩個極端:一端是被忽略、被拒絕、被拋棄。另一端是吞噬、被控制、失去自我。
 
每一個人,置身於關係中的人,都在這兩個極端當中尋找平衡。
 
太在意被拋棄的時候,沒有辦法獨立存活的時候,只好緊緊抓著伴侶,變成過度掌控。
 
很害怕被吞噬的時候,寧可沒有幸福,也絕不要負擔,甚至會以為自己不需要親密關係。很害怕任何人太靠近,只要伴侶小現出一點點的控制欲,都會引發我們的抗拒。
 
其實,在這兩者當中掙扎、反應的,都是內在未曾被妥善整合的張力。感覺關係出現無法解決的矛盾時,需要先給自己靜心反省的空間。每個人的生命成長,都會有自己的道路、有個人的方法,適度的空間是滋養自己,讓自己喘息,也讓伴侶有機會從被動變為主動。
 
....................................
 
埋首付出之前,先確定另一半想要什麼。
昨天想要的,未必也是今天想要的。
不斷學習如何讓自己有更大的能量和容量,可以付出但不被掏空,不致因為付出而產生憤怒,也不怨懟伴侶無法同等地回饋。
彼此都抱持如此的態度,才能一起走進明天!
 
 
《學習。在一起的幸福》pp.78-79
鄧惠文◎著 
三采文化◎出版
2013年九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