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來,每天收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已經成為我的日常。如果沒看到直播,就從官方line帳號「疾管家」全程補看。藉此我得以精準掌握最新疫情訊息、接收完整的衛教,也學習到防疫的正確心態。「知」的滿足之外,光是看衛生官員和前線防疫人員認真打拚守護國人,做疫調像辦案一樣細膩周延,也能舒緩心中偶然揚起的不安。
每天看完記者會,我都很感恩自己住在台灣,當疫情在全球擴大蔓延,我仍然可以在井井有條的社會秩序裡,繼續如常生活。
然而,近日有一些政治人物高分貝要求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必須「公開透明」,公布確診個案所在地及其活動足跡,理由是「要讓民眾免於恐慌」。
對於是否要「公開透明」,指揮官陳時中部長其實已經不只一次語重心長說明和呼籲,但隨著有類似社區感染的零星個案出現,有心人開始危言聳聽,大眾的心理穩定也開始出現破口。疫情天天變化,人心浮動難免,但如果能先釐清「防疫」的本質與目標,也許更能幫助我們冷靜,以邏輯來思考。
「攤在陽光下」當然透明,但也別忘了趨利避害的人性啊!
「將個案資料公開透明」,是否有無限上綱的正當性?我們如果能理解:「保密不是不坦承,不公布不是欺騙,而是要讓人感到心安」,就能洞悉「公開透明」的利害。
試想:在一切公開透明的情況下,一個開始有症狀的當事人知道自己「即將」曝光,害怕被貼上標籤、遭歧視排擠,勢必不會主動告知也不願意隔離。隱匿病情繼續如常作息、遊走,結果就是大量接觸人群,如此傳播病毒不就造成疫情擴散?
至於要求公布病患所在醫院,我們想像一家醫院因為收治確診病患而被公開,醫護人員備感壓力,醫院被貼標籤,就有可能難以正常營運。其他醫院不願意同樣遭到排擠,若開始拒收確診病人,病人在家中沒有得到安全隔離治療,也是增加家庭、社區群聚感染的風險。因此,公布病患所在醫院無異助長擴散,增加自己染病的機會。
這樣的公開透明,究竟是利己,還是害己呢?
如果是你,會希望被公布嗎?
從個人防疫的「觀念」來看,個人與整體相互依存,自身利益受惠於「整體共好」;若主張「公開透明才安全」,其實在觀念上犯了一個邏輯的錯誤:以為「個人」(或自家人)能夠獨立存在於他人,可以靠自己掌握安全狀態。只要完全分別你我,倒楣的事就降臨不到我頭上。
其實,肉眼看不到的病毒比我們厲害得多,它不長眼不認人,每個人都有機會被傳染,尤其如果隱匿者多而導致擴散,染病機率更大。也許今天「我」還急著要求政府公布個案資料以求安心,很有可能明天「我」(或者家人)就接觸到一位隱匿病情的感染者,就接著中鏢了。這時的我,會不會希望在有隱私的情況下等待檢測結果?如果確診,是會希望被安全地隔離治療,還是希望被公開檢視,等著被人排擠和污名化呢?
世事變化流轉,「公開透明」在前一天還像我的保護傘,可能隔天就讓我的家屋全面變成玻璃牆,讓我無處可躲。換位思考,我們是否還會想要公開透明?
防疫的相關設想不能只有單向,需要從點、線、面去全面推演並結合人性思考。防疫不只是國家的事,也需要全民一起努力。但病毒考驗著人性,因此「心理建設」也是防疫很重要的一環。疫情中心每天召開記者會,除了提供資訊,也是透過持續穩定的答覆提問、溝通傳達來安定人心,幫助我們了解公布個案資料不會讓人比較安心,只會徒增困擾和恐慌。
公開後被排擠的案例,已經在其他國家發生
「公開透明」的副作用不是空洞的推理,在一些國家已經有實際的排擠案例。南韓從武漢撤回僑民之後準備隔離,抗議民眾以推土機強力阻擋,官員也遭到民眾丟雞蛋。烏克蘭撤僑返國隔離,以巴士載往醫院途中,遭到隔離點附近居民襲擊,並引發激烈警民衝突。
比起以上兩例,台灣對於返國隔離的國人友善溫暖許多,政府和民間對於防疫也凝結起團結的共識。只是近日除了「公開透明」的吵嚷紛擾,也漸漸傳出一些挑戰意見甚至風涼話。有人說何必把防疫搞得像打仗,遲早會出現社區感染,不就「常態化」當作流感就好?也無須用力圍堵和追溯感染源,只求表象數字的漂亮結果。
事實上,疫情「流感化」的對策需要有疫苗和藥物,而疫苗還沒研發,藥物的療效尚未確認,所以「圍堵阻隔」還是目前最有效的策略。盡力防堵是務實的態度與準備,不僅可以儲備醫療量能,也能在台灣爆發社區傳播前爭取多點時間,等待新藥、疫苗問世。
沒有明說,不代表沒有做事,沒有在為社區感染超前部署。「少言多做」是一種態度,但說得少不是欺騙,倒是有時講太多還反而誤人誤事。有些政治人物在鏡頭和麥克風前頻頻動嘴唇、噴口水,甚至以反映民意為名,發表似是而非、危言聳聽的言論,要求公開一切製造恐慌,其實只為謀取個人政治利益。我們閱聽大眾如果不能深思明辨其話術以及背後的動機,就有可能陷自己和社會於險境。
防疫視同作戰,不論前線後方都要能冷靜不慌亂,身體心靈都要穩定求平衡。疫情當頭,要安心不太容易,要點燃恐慌卻只需要一點星火。燎原的焦慮恐懼,對個人、社會、國家都是壓力。
讓我們一起培養「邏輯腦」,善護「安穩心」,以理智度過每一刻,迎向戰勝病毒的那一天!
◎原文載於「獨立評論@天下」,請點入: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23/article/9103
◎更多本人在「獨立評論@天下」的文章,請點入此網頁: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