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4月播出的日本動畫《SPY×FAMILY 間諜家家酒》一登場就造成大轟動,觀眾引頸企盼的第二季終於在10月1日開播。回想第一季播出時,原本不是動漫迷的我看了一集就成為鐵粉,每週六晚上都期待看這個由「間諜、殺手、超能力女孩」組合的假冒家庭,又要發生什麼有趣故事和爆笑場面?靈動可愛的安妮亞,又會出現哪些讓人融化的「表情包」?
有別於一些知名動漫略帶沉重陰暗的奇幻冒險情節,《間諜家家酒》融合諜報刺激與家庭溫馨日常,透過柔美精細的畫風,將故事背景設定於一個架空的現實。時間和地理場景充滿真實的歷史回音與聯想,但人物的飲食和衣著時尚似乎又跳空呼應我們所處的時代。「過去」與「現在」的界限模糊了,在「真」與「假」並存的架空現實中,《間諜家家酒》藉由巧妙編織嚴肅主題和詼諧劇情,引出了溫暖的人性關懷。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學剛畢業的女兒最近心血來潮,從櫃子裡挖出一堆20幾年前的老相簿,回味自己嬰幼兒時期的模樣。她特別喜歡其中兩張,一張是8個月大的她站在嬰兒床內回頭望向媽媽的鏡頭,另外一張是拍攝於台灣大學文學院旁的小草坪,2歲半的她穿著與陽光一樣亮麗的衣服,靜靜站在樹影光點中低眉淺笑。
女兒說:「一張在耍帥,一張在冥想,好有趣喔!」回顧童年之時,女兒還唸了一串她小時候媽媽自編的哄睡兒歌、陪玩的逗趣話語,台語、英語、國語的都有。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幾年沒有感冒,尤其是疫情發生以來天天戴口罩,幾乎忘記感冒生病是什麼滋味。上週末,突然感冒了,經過5、6天的病程,正值疫情快速升溫,本土確診數字屢創新高,在身體逐漸康復之際回顧這段歷程,別有一番感觸與思考。
完整接種疫苗後的「正常生活」?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片來源:《月薪嬌妻》特別篇劇照
1月20日清晨,在醫院工作的外子出門上班前突然交代我:「昨天訂好的旅館還沒交訂金吧?到時候可能不能請假。」難得安排假期卻要取消,因為國內有醫護感染新冠肺炎,需要為「守在前線」未雨綢繆。
報紙頭版偌大的圖文:「部桃群聚擴散社區」,標題聳動令人心驚。有人形容這是「台灣疫情大爆發」,某些縣市祭出了「避桃令」,確診案例足跡所到的商家乏人問津,之後擴大回溯隔離數千位接觸者則引起更大恐慌。專家高分貝的究責聲浪繼之而來,但社會上也相對湧出一股「挺醫護」的暖流。儘管暖心畫面不斷,還是有排擠、歧視的暗流進入社區與人群。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靈魂急轉彎》劇照
寒流連續來襲的冬日,我在電影院裡看了一部很適合「取暖」的感人電影──皮克斯動畫《靈魂急轉彎》(Soul)。它以精緻美麗的視覺和流暢明快的敘事,說了一個經歷「死亡、投胎、體驗、重生」的故事,議題嚴肅且層次豐富,卻不流於說教。電影從「意識/靈魂投入人間修煉」的概念切入,探索生命的意義,靈動可愛中散發哲學意趣,令人驚豔。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個人天天都在走路。行走過大半人生,你可曾好好留意過自己的腳步?用慣頭腦從不休息,是否注意過腳下也有豐富的世界?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月潭的山光水色)
上星期某一天早晨忙完,我點開臉書瀏覽動態,看到一位住在法國的臉友在夜晚寫下的心情,說當地確診數即將破萬,住院和死亡率還在上升,她感到好煩好累,「大家一起死了算了。」一早看到這麼無奈的感嘆,原本放鬆的心情都沈重了起來。
之後不久,看到英國頒佈「6人以上集會」的禁止令,西班牙的確診人數破50萬(目前已逾60萬)。9月14日新聞報導24小時內,世界上新增了307,930例,創下單日確診新高,而在9月18日,全球確診數已經超過3,000萬例,死亡人數也逼近100萬了。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3月14日以來,國內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案例每天都有大幅增加,多為出國旅遊的境外移入,台灣的防疫進入一個緊繃新階段,社會上也凝聚了「疫情期間不該執意出國旅遊」的集體共識。
昨天一位朋友跟我說,慶幸自己取消了228連假的全家出國計畫,損失了幾萬訂金並不覺得可惜,我很佩服她的決斷勇氣,同時也不禁想:那些在疫情高峰還「敢冒險」出國的人是怎麼想的呢?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圖片來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一個月來,每天收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已經成為我的日常。如果沒看到直播,就從官方line帳號「疾管家」全程補看。藉此我得以精準掌握最新疫情訊息、接收完整的衛教,也學習到防疫的正確心態。「知」的滿足之外,光是看衛生官員和前線防疫人員認真打拚守護國人,做疫調像辦案一樣細膩周延,也能舒緩心中偶然揚起的不安。
每天看完記者會,我都很感恩自己住在台灣,當疫情在全球擴大蔓延,我仍然可以在井井有條的社會秩序裡,繼續如常生活。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近日大家生活中的兩個關鍵詞,應該就是「武漢肺炎」和「口罩」了。從農曆年前以來的這些日子,我從略微緊張到漸漸安定,期間沒有加入搶購口罩和酒精的排隊人潮,不是因為大量囤積而「老神在在」,而是以台灣目前控制得宜的疫情來看,家中原本庫存應該不致窘迫,與其驚嚇自己而掃貨囤積,不如讓目前有缺的人先購買。
儘管自己不太擔心,但從近日的「口罩之荒/慌」裡,我觀察到人們在心理上失守,似乎比實際的疫情還嚴重了,不禁感觸良多。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片為《82 年生的金智英》劇照
近日到戲院看韓片《82年生的金智英》。我不是韓國人,也不叫金智英,但影片一開始就讓我有微妙的親切感,彷彿演的是自己的故事。
種種我熟悉的雞毛蒜皮,平凡細瑣到不曾成為電影情節的全職媽媽日常,如實出現在大銀幕上:左手抱幼兒、用戴著「媽媽手」護具的右手張羅餐桌;手捧一疊堆高的食物保鮮盒、用下巴頂著放進冰箱冷藏;一邊幫幼兒洗澡,一邊刷洗浴室壁磚;在客廳跟先生談話,一邊走動收納沙發上摺疊好的一堆衣服……。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片來源:《返校》電影海報)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前看到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的上片廣告,我就把它列入必看名單,在連續假期的第一天,找了先生一起去戲院觀賞。上午11:00的早場影廳賣到滿座,放眼望去全都是年輕人,我和先生大概是全場最年長的。是我們人老心不老,特別浪漫純情嗎?
其實我從不單純以「奇幻愛情片」的角度來看新海誠的動畫電影,這次我想來看看時隔三年推出的《天氣之子》,裡面的天空是否仍像《你的名字》一樣遼闊瑰麗?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月4日晚上我在華視頻道欣賞了《俗女養成記》首播,一開場就讓我驚豔。劇情節奏明快,詼諧幽默,一邊笑一邊有一種輕拂我心的感動,還帶有微微酸苦心疼。這麼精湛微妙的「台式新喜劇」,才看一次我就大力向朋友們宣傳。
看戲的親友中有單身熟女、有資深媽媽、也有中年男性,奇妙的是:似乎每個人都從《俗女》裡照見自己,彷彿重覽一本塵封的舊日記。可見乍看設定給「都會大齡未婚女子」的《俗女養成記》,格局不只是「六年級女性成長史」,還鮮明呈現了歷史縱深、社會氛圍和集體記憶,種種圍繞故事主軸的小細節也勾出那個時代特有的人情況味、尷尬與幽微。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平日發表文章不以政治為主題,即使近日2020總統選戰已成社會熱門話題,我也不野人獻曝多說淺見。但近來在實體生活及臉書上,愈來愈常看見朋友們感嘆,對某位有意問鼎總統大位的政治人物「死心」。朋友們話語裡散落「傷心」加「憤怒」的玻璃碎片,觸動我回顧自己這幾年來的寂寞壓抑,忍不住首度以政治人物為題材有感而發,談談一些非關政治的人性觀察。
我沒有半點政治背景和淵源,但這位一出場就擁有眾多「粉」的人物,我正好實體認識。猶記得2014年他以政治素人之姿步入政壇,第一次參選就聲勢驚人,許多成粉的朋友知道我認識此人,都好奇且語帶羨慕問我:「他本人怎麼樣啊?」
我先引用一段選舉當天(2014年11月29日),我在臉書寫的小段文字來概括當時的心情: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公視戲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熱播一個多月,已然成為社群的熱門話題和一種社會現象。我看了第一集就開始按時緊追,也在臉書推薦,同時觀察到親友們與這齣劇各有不同「距離」。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片來源: 《不管媽媽多麼討厭我》劇照)
胖胖的男孩因被人嘲弄是「豬」而心事重重,坐在餐桌前沒有開動。媽媽憤怒地拿起熱湯飯,整盤淋在他頭上。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8學年度的學測剛過,大二的女兒與高中死黨終於得以安排聚會「團圓」。她們這一群,畢業之後有三位同學重考,其中兩位同學去年透過學測和指考,已經進入大學就讀,另一位A同學指考錄取中部一所大學牙醫系,決定今年再重考一次。她剛剛考完學測後仍不滿意,回到補習班想再戰指考,好友們只好將聚會排在週日,讓A能與大家短暫會面。
「好想能夠再大家一起去旅行!希望A考完指考可以滿意,高中課程已經讀了三次,實在太辛苦了。」女兒如此感嘆。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