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獨立評論@天下 (3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鵲華秋色 縮小.jpg

111日我約了喜歡書畫的朋友一起到故宮博物院欣賞《國寶再現─書畫菁華特展》。這次展出的26件國寶級作品中,包含我想去朝聖的「偶像」王羲之作品〈平安何如奉橘帖〉,也有最近因清宮劇《延禧攻略》而跟著走紅的元代趙孟頫畫作〈鵲華秋色〉。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加印DSC_2564-20180810-181013 縮小.jpg

 

不知是否「熟年論述」已經顯學到令人無法忽視,還是剛過半百的我名正言順歸屬這個「同溫層」,近來不論是逛書店、使用3C瀏覽社群,「中年」相關資訊總是如影隨形,內含「五十」這數字的標題彷彿會自動放大加粗,鮮活於愈來愈嚴重的老花眼前。「五十歲你要開始學會放棄」、「五十歲豁然開朗」、「五十歲你要華麗轉身」……,種種提醒,讓經常被人說「妳和女兒像姊妹」而飄飄然的我,不得不落地清醒:是該「中年覺醒」的時候了。

        最近上書店找書,經過新書平台時瞥見一個淡雅的書影,書名是《翻轉第二人生:做你喜歡、讓你幸福的事》(心屋仁之助著,天下雜誌出版)。繞過時心想:「又來了一本,這回是要告訴我什麼呢?」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加印DSC_2269-20180727-174012 縮小.jpg

公視系列單元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自七月七日播出以來,引發各界熱烈關注和討論。因視覺影像強烈,劇情台詞寫實,揉合真實與魔幻的手法,讓觀眾共鳴強烈卻又惴惴不安。朋友當中,有人不忍心細看而上網路用快轉,也有人說簡直像恐怖片而不敢看。

      我至今觀看了四集,每一集都有一些片刻呼應自己生命中淡出卻沒有忘記的經驗。曾經是孩子、現在是母親的我,在寫實劇情與回憶投射之間進出,加深了同情共感,實在是令人哀傷又悲憫的觀影經驗。

    《媽媽的遙控器》、《貓的孩子》、《茉莉的最後一天》、《孔雀》四個故事裡,孩子們被考試制度和扭曲的親子關係逼得喘不過氣,看得我無比心疼;然深入觀看劇中壓迫孩子的「暗黑媽媽」們,同樣也是一顆顆受苦的心靈。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加印DSC_2224-20180727-173813 縮小.jpg

溽暑七月,世足賽在莫斯科戰況正熾,在世界的另一個角落,有一支少年足球隊更牽動著我的心。

      泰國野豬少年足球隊受困岩洞十八天,集合全世界的科技、菁英與愛心,透過團隊合作與正確判斷,十三位受困者終於重見天日。獲救之後,世界各大媒體紛紛以「靜坐冥想而保命」報導25歲的教練艾卡波,在受困期間帶領孩子們靜坐,保持心境不紊亂,維持身心能量,而能撐到獲救。

       我想,這也許是第一次,「禪修靜坐」成為全世界的焦點新聞話題。很巧,當時我正好在閱讀一本出版不久的新書《平靜的心,專注的大腦:禪修鍛鍊,如何改變身、心、大腦的科學與哲學》( 天下雜誌出版)。這則「靜坐保命」的新聞,恰好鮮活佐證這本書企圖驗證的:「禪修練心」 讓人不受焦慮和恐懼等情緒綁架,臨危不亂、熬過難關。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荷花池邊 DSC_1761縮小.jpg

 

這幾年,實體和網路書店的暢銷榜上,總見「情緒」和「心理」類書籍盤據長銷。家庭互動、職場人際、情緒探索……這些主題反映了大眾藉由閱讀尋求撫慰和解答的生活面向。而近一年來,我發現有一個相對小眾的出版主題──「高敏感」漸漸活躍起來,並以「天賦」之姿成為話題,令我眼睛一亮。

       我不敢說「敏感」是我的天賦,但我很清楚,「敏感」是我的一項明顯「特質」。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加印 黑山共和國 縮小.jpg

春節假期結束,剛剛開工,人們碰面還是互祝「新年快樂,萬事如意」。不過對於甫接到學測成績通知的學子們,此刻的心情可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成績公布當天,指標性明星高中的門口,滿級分學生排排站好,由蜂擁的記者拍下歡呼跳耀、順心如意的畫面,登載於各媒體。每年這個時節,總會在新聞裡看到差不多的場景、類似的報導內容,只是每一年的主角不一樣。一則一則可以預期的「勝利」故事,有的看起來勵志,有的讀起來像在「造神」。我總納悶:到底有多少人對這些報導有興趣?對於多數非滿級分或考得不如意的學子,這些報導並無資訊助益,情感上也未必激勵。

 近年來愈常見有讀者投書,也有專家呼籲媒體,不要再追逐報導滿級分學生,我對此深表同感。然而媒體總愛歌功頌德,社會上也有「看明星」的心理慣性,學校本身也希望宣揚辦學「業績」以利招生,滿足家長的期待。我猜想,到了明年、後年,甚至更久,情況不會有太大改變。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rancis 印象派 縮小.jpg

            人生有樂有苦,人人際遇有別。有一句成語說「同甘共苦」,但經歷過生命淬鍊、已經熟年的我,明白同樂容易,共苦卻很難。去年年底,在臉書上看到一張照片,讓我對於「痛苦能否感同身受」,有一番更鮮活深刻的體會。

      那是旅法同學Francis 新更換的臉書封面照片。我一看見這張有如「印象派」的照片,差點整個人從椅子上彈起來,同時開始眼睛發脹、頭暈、胸悶……。會有如此的身體感,因為它精準再現了我在三年前,因為荷爾蒙變化牽引「重症肌無力」造成眼睛無法內聚對焦,眼睛張開時的模糊視野。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醉月湖邊DSC_2890 縮小.jpg

        歲末時節,這幾天各大實體與網路書店陸續公布了2017年十大暢銷書籍。雖然各家名單不盡相同,但延續去年的趨勢,一樣都有好幾本情緒、心理勵志類書籍雄踞排行榜上,可見「情緒」與「心理」仍然是人們最關心、也最切身的課題。

         我們閱讀各類心理勵志書籍,汲取情緒管理的知識和技術,但不論在職場、日常人際或家庭互動中,還是不免生氣、 憂愁、抱怨、衝動。學者專家提供了那麼多方法,然而為何事到臨頭,還是知易行難?

     深入思考,會發現「情緒」本質詭譎,看不見、摸不著,卻很容易被鼓動,且升溫極快。 從冰點到沸點,不到零點一秒,瞬間燒燙我們的心和腦。沸騰的情緒在人際滾燙流竄,煙霧瀰漫之際,當事人什麼也看不清,而「情緒管理」的理論和知識,自然也拋諸腦後了。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大花田DSC_3255 縮小.jpg

 

日本桌球女將福原愛與我國桌球國手江宏傑的女兒在十月十三日出生,江宏傑在臉書感性發文,網路上也流傳一段福原愛童年桌球生涯的紀錄片。四歲的她小小個頭,練球、比賽又笑又哭,十分逗趣,吸引了大批粉絲點閱。(註)

        我原本就關心桌球運動,福原愛與江宏傑跨國相戀之後,我對福原愛的相關新聞就更加注意了。去年兩人戀情一曝光就被日本媒體唱衰,酸諷兩人結婚是門不當、戶不對的「格差婚」,但福原愛無畏八卦流言,相信自己的選擇會帶來幸福。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高地平靜河面DSC_0372 縮小.jpg          

 

           畫家朋友的作品在大學的管理學院藝廊展出,我和另一位好友與她相約在星期一午後碰面,一起欣賞畫作。這天剛好也是女兒在這個學校展開新鮮人生活的第一天,我看畫的時候想到她就在附近上課,心裡有一種微妙的親近感。

         賞畫之後我們在旁邊的咖啡座談天。四點半左右,兩位好友各自有事要離開了,我看已經接近孩子最後一節的下課時間,想著要不要留晚一點跟她一起回家?這時我看到手機裡有一個通知,是孩子給我的訊息:「我晚上要去打羽球。」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台中道禾六藝DSC_5484縮小.jpg

           

    昨天上午我的手機響起Line通知聲,滑開檢視,同時看到北一女家長代表群組裡出現一條令人吃驚的新聞:一名北一女新生在早上七點多,被發現穿著制服在住家大樓外墜樓,送醫不治。警方在其住家頂樓發現書包和信封袋,上面寫著:「不用找我了,那就是我。」

         看到這則新聞,真是心痛又感傷。我的女兒六月才從北一女畢業,正要進入大學就讀;新學年開始,我都還沒從以前擔任家代的群組裡離開,卻在這裡看見一位高一新生猝逝。雖說北一女這學校一向被認為高壓力、不好待,但開學才五天,教學進度剛剛開始,也尚未段考,這孩子卻壓力大到尋短。孩子是否在入學之前,內心已有難解的鬱結,找不到出口,而選擇以這種方式離開世界?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