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1518 調整  

    前幾天外子下班回家,坐下來吃飯之前,跟我說:「啊,今天上班路上把 《Sense and Sensibility》聽完了,終於鬆了一口氣......。」

          《Sense and Sensibility》就是將近二十年前被李安改編成賣座電影《理性與感性》,珍‧奧斯汀的那本名著,上個週末外子心血來潮在書店買了這本有聲書,說可以在上班路上放來聽聽。前幾天,我看他睡前窩在沙發上看這本書,看得垂頭喪氣,跟我說快看不下去了。

           看到他「鬆了一口氣」在吃飯,我覺得好笑。我說:「您未免入戲太深了吧,而且以前不是看過電影嗎?也知道是喜劇收場啊......。」﹝雖然我自己也忘記故事的細節了﹞

           外子說:「是沒錯啊,但就看著故事裡的女生的感情遭遇千迴百轉,那個花心威洛比,女人一個換過一個,真是看不下去。今天聽完總算放輕鬆。」

          接著又說:「然後一邊看一邊又覺得這珍‧奧斯汀真是討厭啊,寫得這麼真實;而明明這些人性那麼讓人感嘆,她偏又寫得這麼有趣。」

          我說這就是文學家的厲害啊!用銳利的眼睛和幽默的筆,精準刻劃炎涼世態,讓兩百年後的我家先生先是「垂頭喪氣」,然後看完又「鬆一口氣」。

          外子這不是第一次入戲這麼深,我總是糗他太不專業,把虛構當成真實,心情隨之跌宕。相對於我,雖然也頗能融入戲劇文學的世界,但總是能客觀地把它看成是「作品」,在此基礎上去感動、理解和思考。不管喜不喜歡故事和人物,我都能安全「入場和出場」。

          外子屢屢「入戲」讓我覺得有趣,但也好奇:這同樣一部作品,二十年前有給他這樣的衝擊嗎?

           「以前年輕,當時就是『看懂』。經過二十年,對人情世事更多體驗和了然,但平常日子一天一天在過,上班、生活....不會刻意去把它挖出來直視。但現在再看,看作家這麼精準整個攤開來,就更清楚這些人性都是亙古不變的事實,心裡的感受就很強啊!」

            外子行醫二十多年,外人眼中所謂「快、狠、準」的外科醫師,平日的形象氣質就是理性而穩定,家人相處起來的感覺是木訥老實。每每看他入戲難以自拔,感到突梯有趣之餘,也慶幸他「專業冷靜」之下應該是有一顆易感而柔軟的心吧!

            相形之下,文學院出身、理應熱情感性的我,在虛構和現實之間來去自如,好像反而「冷血」。

            誰比較理性,誰比較感性?好像不是一眼望去的那麼簡單呢!常說讀文學真好,不只理解別人,也認識自我。看別人讀文學,也得到另一番妙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