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哈佛之路書影.jpg  

            

               日前在臉書上看到知名部落客好友的一則動態貼文

         「我雖然認同《哈佛之路:陪伴、傾聽與支持,我培養出3個哈佛生》這本新書的許多教育理念和教養想法,但讀不到三分之一就失去了往下讀的興致,可能是作者的孩子都太優秀了,讓我對這本書有不可親之感吧!」

         我有好一段時間不看教養書了。看到好友的感言,我想起兩週前某天下午去誠品信義店,逛到三樓時,剛好遇到這本《哈佛之路陪伴、傾聽與支持,我培養出3個哈佛生》的新書分享會。遠遠看到講台和海報上的書名,不禁在心裡自語:「唔,又是一本『成就型』,而且還是『外來種』教養書……?」

         因為沒聽過這個作者,就趨近演講場地外的新書展示台拿了一本,翻看封面內頁的作者簡介,發現作者從高中畢業就去美國讀書,因此從她個人的就學、成家,到孩子的教育與生活經驗,全部都在美國。果然,在現場我看到有年輕女子說著流利美語,時而夾雜帶洋腔的國語。看女孩的長相,對照一下封面和書裡的照片,猜想可能是作者的女兒吧!

         能教養出三位在美國讀哈佛的孩子,我相信這位母親必定有值得肯定的教養智慧;但出版社熱中出版這種「輝煌記錄」異國經驗分享,我不曉得這對於根留台灣的我們,能起多大的共鳴、具有什麼樣的參考意義?看現場不乏熱情觀眾,「子女讀名校的成功教養學」似乎還是有市場吸引力。但我也不免想到,三個子女讀哈佛,這個家庭要具備的條件應該不只是「優秀」的母親與孩子,還需要有雄厚的財力吧。

         下手扶梯到二樓,在教育類的新書平台,剛好看到這本《哈佛之路》旁邊擺著另一本新書─《其實是媽媽在傷害孩子》。兩本書剛好形成強烈的對比,一本是展示「成果」,另一本是自我的內省和教養的反思。這個有趣的巧合,讓我一時心血來潮用手機為這兩本書拍下「合影」。《其實是媽媽在傷害孩子》的書名乍看有點嚇人,但我翻閱之後,發現此書的寫法細膩動人,闡述媽媽們如何在教養中映照出自己的匱乏與覺醒,平凡而深刻的媽媽經驗,頗能引人共鳴。這本書提醒和鼓舞讀者,媽媽需要的是一份願意成長和改變的心,面對傷痛的勇氣;療癒自我之後,為自己和孩子創造更豐饒美好的生命。

         我想,與「子女全部讀哈佛」相比,這應該也是毫不遜色的教養成就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