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4140 縮小.JPG

 

從國小三年級開始有書法課,我就知道書法是我所熱愛。除了固定要交的功課以及寒暑假必寫的書法作業,我會自己拿當時學校發的字帖勤加臨摹鑽研。四年級開學之後,被老師叫去參加校內書法比賽,記得寫的是「實踐三民主義、光復大陸國土、復興中華文化、堅守民主陣容」。一不小心得了第二名,之後又被派去參加台北市的比賽。我從來沒有拜師學藝,只憑自學的「純真」實力,在校內還能表現突出,到校外比賽就滑鐵盧了。

進入國高中,學校沒有書法課了,但國文課每周要求繳交書法作業,作文課也要在課堂上用小楷毛筆書寫。也許因為對書法仍有愛敬之心,我從未用過自來水筆寫作文或週記;每逢兩週一次的作文課,也老老實實帶著沉重的筆墨硯上學。

在壓力沉重的學生時代,仍殷勤與文房四寶維持藕斷絲連的關係,這應該也算是一種真愛吧!等自己當了媽媽,幫女兒選擇才藝課時,想都沒想就帶她去學書法,當然內心盤算的是:我終於可以真正找老師學書法了。

記得當時的老師讓我寫隸書「曹全碑」,寫了一陣子之後覺得老師教的內容與方式無法滿足我,於是帶女兒轉到書法名家詹吳法老師的教室,開啟「二王」正統的學習。

十二年前的我,因擔心體力和心神尚無法負荷學習歐陽詢楷書,於是請老師先教我寫褚遂良。接著陸續接觸王羲之各種行草作品、孫過庭《書譜》、魏碑、王鐸的草書等,然後提起勇氣好好練了一直懼怕的歐陽詢,寫完《九成宮醴泉銘》對對結構掌握更有心得了。後來在老師建議下加練了小篆,加強了線條的沉穩力度。經過疫情期間默默沉澱,感覺自己在書法的體會上,無論是操作與鑑賞,都有明顯的跨越。

這時,我忽然想起了最初啟蒙但已經十年沒寫的隸書。這次回頭溫習,老師建議從《乙瑛碑》開始。還在回溫,尚未熟練,時逢春節將至,繼上週完成行書版的春聯,心想何妨來試試寫一對隸書版呢?不熟也可以放鬆寫,勇敢實作一定會有當下累積的心得。

於是就有了這一對隸書春聯。隸書寫起來整整齊齊、四平八穩,給人一種樸拙安定感。放在客廳地上檢視的時候,心血來潮抓了旁邊沙發上的小熊放在旁邊,拍拍了一張小熊與書法合體的沙龍照,感覺十分搭配又溫馨呢!

想想「寫字」這件事,從比賽到功課,從正襟危坐到自在放鬆,從藝術到日常,從來沒有離開過我的生活。我有信心,不論我的眼睛是晶亮還是開始模糊,一定可以隨心所欲「創作」,與它發展出「我享受它、它安頓我」的共好模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rene0210 的頭像
    irene0210

    Irene的安心小窩 ─ A Cozy Little House of My Own

    irene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